“我用手中的彩筆,畫一面鮮艷的國旗,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,從此,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民族,在世界的東方,頂天立地……”這是76歲的潛江農民詩人章啟明寫的詩歌《畫國旗》,曾被人民網轉載,還登上了學習強國平臺。
章啟明是市詩詞楹聯學會龍灣分會會員,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。
10月19日下午,在龍灣鎮陶新村9組,記者見到章啟明時,他正在家中與老友張玉華一起探討詩歌創作。寫作本上,紅筆圈圈點點,還批注著創作感悟。
章啟明(左)
章啟明老人精神矍鑠,一開口嗓音洪亮。談起創作的經歷,他告訴記者,年輕時候的他非常愛看書,也熱愛讀詩,對冰心、艾青的詩贊不絕口。1965年,21歲的他在鄉村小學任民辦教師時,寫下了第一首散文詩《望星空》。
隨后10余年,他服從當時龍灣公社的安排,在教書、種地兩種狀態游走,直到1979年徹底回家種地。他笑著說,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高,只是初中畢業,但自己勤奮,愛讀書。田間勞作之余,他大量閱讀一些名人詩作,也將生活的點滴和感悟、身邊所見所聞用詩歌來傾訴。
2016年,72歲的章啟明被吸納進入市詩詞楹聯學會龍灣分會。這個新的平臺更燃起了他的創作熱情,一年間他創作詩歌百余首,在《湖北詩詞》《潛江日報》《詩苑》《筆架山》發布詩文30余篇(首)。
隨后,他的寫詩熱情一發不可收拾,迄今為止創作詩歌近1000首。
“我不打牌,也不喝酒,除了種地就是看書,當靈感油然而生時,便創作詩歌。”章啟明說,自己是一名農民,立足于土地,用真心、真情,寫下自己所思所想,謳歌我們的黨、我們的人民,描繪鄉土風情、農村變化。
看到農村公路越修越好,他提筆寫下《一剪梅·公路行》:“霧散云銷雁陣浮。杉影青幽,澗水清柔;橙紅翠紫點田疇。林蓋高樓,綠掩沙丘;回望襄河亮眼眸。橋下飛舟,橋上車流;大巴謹繞畫中游。鳥躍金秋,人放歌喉。”
今年疫情期間,醫務人員舍生忘死、全國人民齊心抗疫,章啟明深受感觸,遂寫下《春節抗疫》:“疫起江城震八荒,瘟君變異演兇狂。封街鎖道病源少,謝客居家福祉長。大義攻堅無險阻,深情獻愛有良方。全民防控循醫典,盡掃陰霾迎曙光。”
如今,只要有空閑,章啟明或拿書閱讀,或提筆寫詩。他說,活到老寫到老,以后還將繼續寫帶有泥土氣息的“土”味詩歌,用詩歌來禮贊新時代。